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的面容时常映入眼帘,名字却鲜为人知。一日三餐,有他们的身影,寒来暑往,他们从未缺席。“用心做好每一餐”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却以热忱之心,为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筑牢膳食保障的基石。他们在三尺灶台前挥洒汗水,在锅碗瓢盆间无私奉献,日复一日,用坚守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无悔“食”光。
三餐四季守初心
从37岁到43岁,她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机关食堂的餐饮事业。六年来,她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:多次被评为省机关服务中心优秀员工,荣获2021年省直机关“建功十四五,谱写新篇章”主题实践活动先进个人(职工)称号,带领屏山机关食堂在2018年福建省机关后勤烹饪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团体第二名……
她叫谢宗炎,是屏山大院机关食堂主任。她个子不大嗓门不小,走起路来风风火火,浑身上下似乎有使不完的劲。
身为食堂的“主心骨”,谢宗炎为“一日三餐”绞尽脑汁。晨曦微露,她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,菜品规划、食材筹备、员工例会、卫生检查……从仓库到后厨到餐厅,她穿梭于食堂的各个角落,处处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,时时都能听到她细致的叮嘱。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、晚上五点半到七点是大家集中就餐的时段,也是她每天最忙碌的时候,每当此时,她便在食堂里来回打转,既要协调后厨行云流水般出菜,又要时刻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晚间供餐工作结束后,她的工作还在继续,要仔细检查用气用电设备安全才能安心下班。
正是凭借这种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老黄牛般默默奉献的精神,谢宗炎自接手屏山机关食堂管理工作以来,膳食服务保障工作得到了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由衷称赞。食堂工作人员说:“谢主任把食堂当作家在经营,大家越来越喜欢来食堂就餐!”然而,在“好主任”光环的背后,她却深感自己在家庭角色中的缺失。孩子生病时,她可能正在食堂应对繁忙的就餐高峰,无法第一时间陪伴左右;学校举办亲子活动,她也常常无法参加;一双儿女盼望着妈妈能回家辅导功课,分享一天的趣事,然而待食堂晚餐结束,收拾整理完毕,往往夜色已深。工作家庭难两全,可她深知机关食堂关系到众多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工作效率,她必须坚守岗位。她只能将家庭的重担托付给孩子爸爸,利用节假日的短暂时光尽量多陪伴孩子,努力在工作与家庭间寻求平衡。
三餐四季,循环往复。机关食堂的工作枯燥重复,当有人问她食堂工作累不累时,谢宗炎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温柔,感慨道:“说不累是假的,一日三餐像打仗一样,神经时刻紧绷着,不敢有丝毫放松。但每当看到大家吃得满意,就觉得累也值得。”
“不弃微末,久久为功”。六年来,谢宗炎始终坚持管理上精益求精、服务上热情细致。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每年的防汛防台,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重大活动保障,谢宗炎总是冲在一线,带头加班加点、攻坚克难。如今,机关食堂里越来越多的年轻同志,正在以她为榜样,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奋斗新篇章。
万家团圆我在岗
人间烟火色,最是春节时。春节,是阖家团圆的日子,这万家灯火最盛的时候,也是屏山机关食堂厨师长郑强最忙的时候。每年春节前一个月,郑强就开始组织厨师们加班制作年糕、八宝饭、鱼丸、芋泥、醉排骨、佛跳墙这些福州传统年节美食;春节期间,机关食堂早、中、晚餐供应不间断,因此郑强还要插空着手准备春节长假期间供餐工作:统计就餐需求、提前购买食材、精心安排特色菜……让机关大院干部职工在春节值守期间也能吃出“家”的味道。
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。大年三十的屏山食堂后厨,是厨师们真正的“战场”。郑强身为厨师长,更是运筹帷幄的统帅,必须保证整个后厨各个环节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,大到整体菜单的确认、小到每一样调味料的准备,他都要做最后的把关。大年三十下午,一切准备就绪,所有在坚守岗位上厨师都已各司其职,他又开始忙碌。灶上炉间,锅铲叮当,手腕起落间,热腾腾的锅气一波接一波升起,给除夕夜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带来暖暖年味。所有人都期待着,即将到来的新年也能像这顿年夜饭一样,过得热热闹闹,有滋有味。
郑强说,从2015年开始自己的厨师生涯,到2024年是他入行的第九年,也是他在厨房度过的第五个除夕夜。不能亲自给家人准备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,可能是每个不能回家的厨师共同的遗憾。提及此事,郑强豁达地说:“从厨这么多年,有那么一瞬间想过换一个行业能在除夕夜陪着父母、孩子。但是干一行爱一行,我不可能放弃自己所爱的职业。何况心中有温暖,何处不团圆?在我眼里,屏山机关食堂就是我另一个家。”
风雨送餐赤子情
7月24日的凌晨五点半,东湖机关食堂仓管员郑惠芳站在食堂门口,抵着怒吼的台风,望着路灯下如注的瓢泼大雨,思忖着如何平安将餐送到大家手中。经历整整一个晚上的强降雨,路面上水已经涨到膝盖,水流浑浊而湍急,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。她卷起裤脚,将送餐的篮子紧紧护在雨衣里,脚尖几次想要探入水中却又收回。她的内心也有挣扎:“水这么深、这么急,万一出事了怎么办?”但很快另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:“抗击台风是命令,是任务!”她最后犹豫了一次,猛地冲进了狂风暴雨中。
就在前一天,超强台风“格美”在我省登陆,受其影响,福州遭遇强暴风雨袭击。东湖机关食堂接到省应急管理厅通知,要求全力做好抗台防汛应急期间供餐保障任务。作为东湖机关食堂的仓库管理员,郑惠芳平日里并不负责具体的供餐工作,但台风天期间,东湖食堂除了保障日常供餐外,还承担起约180名抗台防汛人员的膳食保障任务。因此,她也和一些同事被临时安排作为“外送员”。根据防台工作特殊要求,早餐必须在凌晨六点前制作完成,她的同事们在凌晨四点就要到达食堂开始准备,且晚上八点至凌晨一点还必须随时待命供应夜宵,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。送餐路上汗水雨水交织,狂风骤雨又卷走了她身体的热量,但她咬着牙,深一步浅一步艰难前行。当她将那一份份仍氤氲着热气的饭菜送达指定地点时,浑身湿漉冰冷。但看到应急保障工作人员打开饭盒的那一刻,她心中却溢满温暖感动。职业带来的使命感、光荣感油然而生,风雨送餐路也成了人生的宝贵历程。
在省政府机关食堂,还有很多默默奉献和坚守的优秀员工,比如面点师陈芬,专注面点制作二十余年,技艺精湛;帮厨赵云,刀工精细,眼里有活,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;仓管员王凡兰,对库存食材数量、保质期了如指掌……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位上默默奉献、任劳任怨。
人间烟火,袅袅不绝。没有华丽的制服,没有耀眼的光环,但在节日保障的忙碌现场、在疫情防控的艰难时期、在防汛抗台的紧要关头,我们总是能够看到机关食堂工作人员的身影。一道道美味佳肴,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,在四季的长歌中,奏响省政府机关食堂全体工作人员的人生奋斗乐章。